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如何提高层流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如何提高层流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更新时间:2018-12-10  |  点击率:1943

1、现代化手术部建筑设计理念和原则
1.1建筑设计理念
现代化医院是一项集软科学和硬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现代化医院包括:医院建筑的现代化,即主体建筑及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和与主体建筑相配套的环境现代化,体现在功能化、生态化、人性化、智能化与艺术化。医院管理现代化: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实现医院管理从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
1.2建筑布局基本原则
现代化手术部是由建筑的洁净环境与洁净空调系统两部分组成。包括了空气洁净技术、医学无菌技术、防止感染技术、医院管理科学和建筑设计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性产物。是以几间洁净手术室为中心,将其他辅助用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
严格遵循合理安排人流和物流,使流线短捷,洁污流线分开,同时兼顾、重视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人员走动路线,方便医护人员的活动是确定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美国洁净手术部的设计原则在建筑布局上强调3条流线:
1.2.1无菌物品流线的原则:将与手术切口直接接触的无菌物品,如灭菌后的敷料、器械优先考虑,是洁净的,其他人流、物流不得干扰无菌物品的流线。
1.2.2污染物品流线的原则:污物容易引起感染,手术后污物就地处理,污物不扩散,以短的路线运出去,尽可能的缩小污染范围,不得干扰其他流线。
1.2.3医护人员的流线原则:医护人员洗手消毒后直接进入手术室,其他流线不得干扰。
2、手术部布局现状和管理对策
2.1布局现状
手术部在建筑设计基本遵循了以上的布局原则,并且兼顾了以往医护人员部分的工作习惯,采用了双通道的建筑形式。以短捷的路线,方便的形式,安全的方法,设置了污物处理通道和电梯;设计分散的医护人员刷手位置,在每2~3个手术间安置一处刷手池,尽可能的靠近手术间的距离,保证医护人员刷手后直接进入手术间手术;医护人员和患者通过分别单独的入口后,共同经过洁净走廊进入手术间,体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安全医疗、人文关怀的理念,可以在短的时间内,发现和解决患者的意外情况。
2.2管理对策制定的原则
手术部建筑形式确定之后,设定管理对策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实用、简捷、方便、有效是制定管理对策的基本原则。在使用中,只有让使用者感到实施的方法实用,才会大限度的按照规定去做,方便才会实现有效的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2.3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为确保洁净手术部的净化效果,制定各类人员通道的管理对策;各种物品流程管理对策;标本处理管理对策;急症管理对策等。
2.3.1各类人员通道管理对策:工作人员出入口处设立开放式的管理形式。将每天参加手术的医生名卡与衣柜的号码对应后张贴,手术结束后名卡和衣柜号码一起取下,未取下名卡者为衣柜未收回。一目了然,易于管理,使很琐碎的工作简单化了。每套刷手衣裤在显眼的位置上注明大中小的标志,进入手术部的医护人员按照自己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型号,随手即拿,加快了入室速度,方便了医护人员。择期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部使用对外车辆运送。为了内外车辆不会因用而影响洁净区的整体效果,可在车辆使用上选择两种不同的色彩来区别。内外车辆也利用人为的阻挡方式切实区别开内外车应运行的正确位置。急诊和门诊患者进入手术部使用感染手术出入口和通道。在此通道出入口,设门诊患者更衣室,方便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更换手术部衣、鞋、帽等。对从门、急诊绿色通道的抢救患者和病区危重症的患者,特设手术部的绿色通道。它是一条可以在短的时间内,以顺畅的方式就可以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抢救工作。
2.3.2各类物品通道管理对策:无菌物品从中心供应室与手术部直通清洁电梯运入手术部的无菌库房储存备用,经清洁区与洁净区的传递窗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内。一次性物品经入口处,去掉外包装箱,进入手术部一次性物品库储存备用,经传递窗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内。药品经入口处,去掉外包装箱,进入手术部物品库储存备用,经传递窗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内。外来物品(各外来公司送仪器、器械、瓣膜、关节等)经外来物品通道入口处接收,检验后经物品传递窗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内。污染物品设立通道和电梯,利用每个手术室的朝向污染走廊的门作为污物处理口,手术结束后的所有物品从此口送出,通过污染通道送出处理(包括手术后的标本的处理)。为保证无菌物品不与污染物品接触,建议将所有与洁净区有关的门均改为传递窗。这样可以杜绝人员随意出入,造成人为的破坏洁净区域的洁净程度。还在洁净区域工作的人员的衣、鞋的颜色不同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工作人员,防止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任意串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