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验收、重新开工运行、系统有重大变动时应有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对洁净室(区)综合性能评定的检测报告,其他检测不在此限。
检测项目应不少于以下所列:
截面风速(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非单向流洁净室)、静压差和洞口风速、送风和排风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洁净度级别、温度(有恒温要求的还有恒温精度)、相对湿度(有恒湿要求的还有恒湿精度)、噪声、照度、新风量、沉降菌或浮游菌的菌落数。
检查方法:查阅检验报告。
结果处理:检验报告zui少应具有国家计量认证授权认证的两个标徽CMA和CAL。再具有实验室认可认证的标徽CNAS则可以互认。检测项目不全者必须重测。
2、单向流洁净室0.8m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日常不小于0.25m/s,综合性能评定检验时不小于0.27m/s。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或记录。
结果处理:风速略小可加围帘,或进行调整,应重测。达不到要求为不合格。
3、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为:
7级 | 20~25次/h (www.klcfilter.com) |
8级 | 15~20次/h |
9级 | 10~15次/h |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
结果处理:略小者调整后能否提高可重测。超过上限1.2倍者宜下调。为达到风量稳定和节能,宜使用变频风机。
4、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不同洁净度级别的相通相邻的一般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负压应满足工艺要求。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或实测。如有排风,应是排风全开的结果。
5、有不能关闭的开口相通(如传送带口)的相邻两室的静压差由洞口风速代替,洞口应有不小于0.2m/s的风速,从静压高的房间流向静压低的房间。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或抽测。
结果处理:如洞口风速不足,可考虑适当缩小开口。至少应保证空气流向符合要求。
6、洁净度级别不仅要符合设计值,而且应严格符合GMP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划分的级别。
检查方法:核对工艺和图纸。
结果处理:不符合又不能调整者不合格。
7、洁净度级别要求≥0.5μm微粒数和≥5μm微粒数的以下两项均达标:
测量中含尘浓度zui大一点达标;含尘浓度的室平均统计值达标。
达标的级数可计算到小数点后1位。
静态检测达标的即为静态达标,动态检测达标的即为动态达标。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
结果处理:如果≥5μm微粒有些超标,应作为缺陷,在重新严格清洁后抽检。微粒数宜不大于级别浓度的中间,如超过一半并接近上限,应对送风过滤器检漏,并加强动态检测。
参考:粒子计数器zui少采样点数的确定应符合以下两方法中的一种,每点至少取数据相近的连续3次读数的平均值。
zui少采样点数按下表取用:
面积(m2) | 洁净度 | |||
5级及高于5级 | 6级 | 7级 | 8~9级 | |
<10 | 2~3 | 2 | 2 | 2 |
10 | 4 | 3 | 2 | 2 |
20 | 8 | 6 | 2 | 2 |
40 | 16 | 13 | 4 | 2 |
100 | 40 | 32 | 10 | 3 |
200 | 80 | 63 | 20 | 6 |
400 | 160 | 126 | 40 | 13 |
1000 | 400 | 316 | 100 | 32 |
2000 | 800 | 623 | 200 | 63 |
参考:zui少采样量按下表取用:
洁净度级别 | 不同级别下,大于等于所采粒径的zui小采样量L | |||||
0.1μm | 0.2μm | 0.3μm | 0.5μm | 1μm | 5μm | |
1 | 3000 | 12600 |
|
|
|
|
2 | 300 | 1260 | 2940 | 8520 |
|
|
3 | 30 | 126 | 294 | 852 |
|
|
4 | 3 | 12.6 | 29.4 | 85 | 360 |
|
5 | 2 | 2 | 3 | 8.5 | 36 |
|
6 | 2 | 2 | 2 | 2 | 3.6 | 102 |
7 |
|
|
| 2 | 2 | 10.2 |
8~9 |
|
|
| 2 | 2 | 2 |
此表中采样量数字略高于ISO标准和GMP的要求。
8、洁净室(区)的温湿度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冬季温度不低于180C,相对湿度不低于45%;夏季温度不高于260C,相对湿度不高于65%。
恒温恒湿精度的评价应遵循《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的规定。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
结果处理:如果检验报告不是冬、夏季zui不利条件下的检测数据,应查阅企业自检记录,尚无自检记录,在夏季应由检验机构重新测定。
9、单向流洁净室平均噪声应不高于65dB(A),非单向流洁净室平均噪声应不高于60dB(A)。又有单向流又有非单向流的混合流洁净室,局部单向流区平均噪声应不高于65dB(A),非单向流区平均噪声应不高于63dB(A)。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
结果处理:各测点数值应接近,如平均值达标而某点超标较明显,则应检查噪声源。
10、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的zui低照度宜不低于300lx,其他辅助房间宜不低于100lx。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
结果处理:需要更高照度的局部场所,可设局部照明。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11、新风量应能满足zui大人数班次时zui不利条件的房间每人不低于40m3/h的卫生要求。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
结果处理:如新风量较低,应首先考虑扩大新风口、扩大新风过滤面积、减少新风段阻力。
12、静态沉降菌菌落数或浮游菌菌落数应符合以下zui低标准:
5级 | 1个/φ9cm×30min皿或5个/m3 |
7级 | 3个/φ9cm×30min皿或100个/m3 |
8级 | 10个/φ9cm×30min皿或500个/m3 |
8~3级 | 15个/φ9cm×30min皿 |
非zui终灭菌的无菌制剂的5级区应有动态监测数据。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或数据。
结果处理:不符合zui低标准者不合格。
参考:沉降菌应采用φ90皿,沉降30min。必须有对照皿。
参考:沉降菌测点数不得少于洁净度测点数和zui少培养皿数:
5级 | zui少13个皿 |
7级 | zui少4个皿 |
8级 | zui少2个皿 |
8~3级 | zui少2个皿 |
参考:浮游菌测点数不得少于洁净度测点数。
参考:浮游菌采样时间宜不超过15min,不应超过30min,采样量:
5级 | 600L |
7级 | 200L |
8~9级 | 100L |